众多大咖解锁数字化转型“密码”华泰证券“数字化员工”大显身手-买球官网平台

admin 22 0

数字化转型趋势下,金融服务业将何去何从?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成为“仿生企业”?企业数字化过程中有哪些「阵痛」和「新生」?2021年12月3日晚,华泰证券明星论坛在云端开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颖、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陈果、道客网络科技联合创始人陈启彦、华泰证券信息技术部联席负责人王玲等大咖分享了对数字化转型实践的最新看法。

关键词一:数字化

数字化将重塑企业的商业模式

数字革命到底是什么?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市场战略与行为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颖看来,本质上是通过数字技术构建一个全感知、全链路、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物理世界的业务通过计算和重组被再造,传统的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和经营模式被重塑。就经济活动而言,数字在计算系统中模拟物理系统,用运算驱动模型和创新生态系统的重构,提高生产和运营的效率。这就是数字化的目标。”

数字化和信息化有什么区别?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陈果举了一个流行的例子。“快递员收快递时,需要在手机app中手动输入快递种类,后台会自动计算费用。这就是信息化。现在,一些先进的快递公司利用人工智能自动判断物体的形状和规格,按照预设的规则自动跳出计费结果;还可以用人工智能把流程数字化,让后期的成本分配实现更精准的机器管理。”从信息化到数字化,不仅仅是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更重要的是企业商业模式和价值网络的再造。

“打败柯达的是索尼吗?它是一个苹果吗?事实上,数字物种打败了他。”道客网络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陈启彦认为,我们正在快速进入一个数字化的周期。如果不能用数字化基因赋能,企业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因此,成为能够将数字技术根植于企业的商业行为,将科技理念与商业理念充分结合的“数字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二:仿生型企业

企业像一个具有感知力的生物体

数字时代金融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张颖认为,“首先,金融业的经营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数字时代,金融感知的范围将被无限放大。从事金融服务,需要消除‘感知断点’,深入了解客户、业务部门甚至协作单位,在建立全场景视角的基础上,利用感知数据理解客户,设计产品。第二,运营的核心也在变化。很长一段时间,金融行业的核心是如何服务客户,而现在,运营核心越来越依赖于数据、算法和模型。在数据的基础上,用算法和模型来设计金融产品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你听说过“仿生企业”这个新名词吗?这是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愿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信息化,信息化是所有企业数字化的基础。当企业内部流程、产品、客户都不信息化的时候,数字化是不可能的。第二层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它使用新技术来转变运营流程,从而提高效率和智能。第三个层面是,当业务足够智能化、数字化的时候,企业、行业价值链、价值链网络会一步步改变。

陈果说,当足够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企业就像一个感知的有机体,可以感知环境的变化,与环境智能交互,自我学习和进化。具体来说,它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交互,使商业模式实现智能化

在数字化背景下,金融行业也在加快转型进程,但考虑到安全和监管要求,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有其特殊性。张颖指出,数字技术在整个金融行业的一些应用与传统模式和传统设备不兼容。因此,数字金融服务机构的形成需要多维度、全方位的努力。比如,即使短期效益不明显,但仍然可以投入高成本,内部需要复合型人才,利用极限压力测试提高数字化转型速度。

那么,券商如何迎难而上,通过数字化转型,将传统券商转型为科技型金融企业呢?华泰证券信息技术部联席负责人、数字化运营部总经理王玲分享了华泰证券数字化转型的思路:一是产品先行,产品快速大规模迭代创新。第二,平台制胜,不断积累平台,沉淀能力。第三,跨界经营生态。当技术发展时,在企业外部获得某种能力可能比仅仅在企业内部集成更划算。当企业的数据越来越丰富,行业的数字化越来越深入,企业外部就会涌现出专业的数字化领导者和数字化生产者,进而可以进行跨企业边界的连接和合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企业的运营成本、资金需求、生产成本都会降低,生产效率会大大提高,数字券商的全面建设生态也会形成。

同时,王玲介绍了华泰的各种平台体系,如交易平台、投研平台、风控平台等。“这些平台为客户和员工搭建了一个数字化的交流空间,让产品和平台以数字化的方式持续自由快速地交流信息。此外,我们正在使用人工智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创建‘数字员工’产品。未来,我们将在一个数字化的空间里一起工作。”


华泰证券的数字员工产品,借助了前沿的ai rpa(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模拟真人员工的思路与行为处理金融行业的日常工作。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紧密结合,让数字员工变得越来越擅长模仿人,甚至会“自学习”,不断“自我提升”。目前,数字员工已在华泰前中后台多条业务线正式“入职”,负责信息报送、交易清算、报表发送、运营管理等基础性工作;有的甚至被合作金融机构“相中”,比如一名数字员工就在一家头部私募大显身手,过去需要2个人两周时间才能完成的备案数据更新工作,在它的帮助下,现在只需要1个人工作三天即可。


关键词四:跨界


数字化人才职业发展新路径


在华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晋海博看来,科技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而华泰在新世界里走在了前列。“数字化转型是华泰的重要战略,但我们的思考并不是简单地把所有的业务线上化,而是怎样把数字化的能力渗透到每一个毛细血管去,让每一个部门的人员都能够自发地实现数字化和科技化。”因此,加入华泰的科技人员,并不是简单地扮演着“码农”的角色,而是可以在这个平台里接触到顶尖的创业者和科学家,一起为金融科技做出贡献。这种数字化文化对人才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关于这一点,来自华泰证券平台内容运营部(筹)负责人程雁宾也有着深刻的体会。在她看来,对各行各业的观察和了解能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思考,然后将累积的知识和整合的行业资源实践到自己的平台上,最终成为可跨界的“多面手”。华泰证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孙源青认为,跨界其实就是“心中无界”,不需要为自己设定边界。对未知领域的向往会激励华泰的数字化人才不断学习,用主动的态度迎接每一次新的挑战。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