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猛见习记者杨杰
距离农历牛年敲响还不到3天。你的年终奖到位了吗?
许多受访者表示“已收到”或“即将发布”。与此同时,《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近期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各类金融机构频繁推送“年终奖理财”相关信息和方案。那么,对于这笔“小钱”的去向,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103010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投资意愿强
家住深圳的吕泽(化名)在一家通信行业的大型国企工作。今年是他入职的第二年,年终奖两万元。他告诉记者:“我现在才20多岁,不需要留太多应急储备,所以我会把年终奖的30%投资股票基金,40%投资定期理财,剩下的30%投资货币基金。这个配置在我能承受的风险范围内。”
李浩(化名)是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办公室文员。今年31岁,毕业后进入银行业6年。他在提到年终奖时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个人年终奖与机构考核分数和个人排名挂钩。因为去年机构考核不理想,年终奖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平时的一半(3-4万左右)。在谈到自己打算如何分配这笔年终奖时,他表示将用于购买股票型基金。“平时工作节奏快,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炒股,所以会通过买基金的方式投资资本市场。同时,作为一种资产配置选择,我们也会考虑在未来为孩子购买教育基金。”
“有了孩子之后,我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研究股市。所以我会主要买基金等理财产品,把鸡蛋分在多个篮子里。”在广东省某电力行业公司从事财务工作的胡女士告诉记者,对于今年的7万元年终奖,她选择将3万元存入微信换钱宝、余额宝等流动性较好的理财产品,可以随意使用,方便快捷。剩下的4万元,她选择投资国债、债券基金等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
有着6年电子测量技术研发经验的刘墉(化名)告诉记者,他的年终奖除了工作业绩外,还包括一笔项目奖金。“在上海等一线城市生活压力大,我会尽量多做项目,多拿点。总体来说,年终奖会有一定的波动,今年在30-40万左右。我主要把这笔钱存起来,为以后的孩子做准备。比如80%会买低风险低收益的理财产品,20%会听从某股份制银行基金经理的推荐买股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由于去年公募基金的快速发展,其业绩确实很出彩。另外,我今年有购买重疾险的打算,给自己和家人多一份保障。”
“我年终奖50万左右,平时月薪4-5万,年薪合计100万左右。”高先生是北京一家精密仪器公司的管理人员。他入行13年,38岁。由于他把所有积蓄都用来给孩子买北京学区房了,目前积蓄不多。至于这笔年终奖的去向,他表示,其中30%将用于购买股票,70%用于投资理财。
花式消费稳
除了“投资”,“买买买”成了很多人对年终奖的打算。
琳琳(化名)是一名保险行业的新人,去年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入职。她今年24岁。至于年终奖,她说还没发。具体多少她也不太清楚,只知道大概占年薪总额的50%-60%。关于年终奖的处置,她说,“这是第一桶金。我想把40%的钱花在家人和朋友身上,然后再留20%作为自己的旅行基金。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会去诗和远方看看,20%会给自己‘充电’报兴趣班。我选择把t
高明(化名)在北京工作,年终奖25万左右。谈及如何发放年终奖,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去年的年终奖就相当于提前消费了。”原来,去年9月底,2万个家庭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入围发放。接到指标确认通知后,他们立即订购了一辆车,并于去年10月份取车。
“那时候买车有几种选择。一是赎回一部分基金全款买车,二是等三个月年终奖买车,三是贷款买车。我研究了我当时持有的几只基金,都看好未来的走势,所以舍不得卖,持有的银行理财产品也没有到期。最后在汽车4s店销售的推荐下,办理了其品牌与银行合作的汽车消费贷款,贷款期限3年,年化利率2.99%。目前看来,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我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赶上了几波股市上涨趋势,过去三个月我持有的几只基金收益率都超过了20%。上周拿到了年终奖,又面临新的选择。一是提前还车贷,二是留出家庭消费资金,继续投资。目前还没有定论。等到春节看a股行情再做决定。”高明说。
谭女士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高管。她今年38岁,年终奖60-70万左右。据谭女士介绍,她热爱旅游,每年至少要去4、5个国家,所以会花20万元作为差旅费。“因为疫情,目前不能出国旅游,但我还是会攒下这笔旅游基金,‘雷打不动’。”“除了旅游,她还热衷于电子产品。她几乎不会落后于最新的电子产品,从手机和手表到电脑和音响。估计她一年要花10万左右。
储蓄正向投资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监管层多次发声“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2020 1
2月22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党委会和党委(扩大)会,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指出,着力加强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增强财富管理功能,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助力扩大内需。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渐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并努力在向创新驱动方向发展。消费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需要加快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的平台型经济的发展,以股权投资、创投和风投等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则更加匹配消费和创新领域。其中,资本市场是直接融资的重要构成。由此来看,当前及未来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领域都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迫切需求。
“历史上,中国居民储蓄大部分进入银行体系,尽管其转化成资本进而投资的效率很高,但当前投资效率下降,经济发展转型,因而需要将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体系中转化,以支持资本市场持续发展。在政策引导下,预计未来资本市场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扩张空间。”陶金进一步分析称。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随着“房住不炒”等房地产政策严格执行,大量的居民储蓄选择向资本市场转移;另一方面,近几年基金业绩跑赢了指数,给投资者带来了比较好的投资回报,进一步推动了居民储蓄转化。
谈及今后应从哪些方面来推动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陶金表示,推动居民储蓄进入资本市场和更多权益类资产领域,需要继续增强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继续强化监管、违规行为处罚,细化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完善退市常态化机制,进而加强投资者保护。随着人们对资产收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尽早建成发达、全面、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增加投资渠道。
随机文章
热门文章
热评文章
- 新浪获取股票历史数据(爬取股票数据)
- 闪光!离职率30%。说有人直播荐股“割韭菜”,盛阳科技回应。
- 股份分红的税收怎么缴纳(公司股东分红交多少税)
- 投资理财的选择课件(投资理财课件)
- 2021新春祝福贺词简短(春节贺词2021简短祝福语)
- 操盘手职业有风险没?(操盘手的心理素质)
- 富士康的钱富士康花(富士康偷了三个亿的人)
- 开盘后一秒封涨停,第二天,一分钱也赚不到。不要被这样的股票所迷惑。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