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银行账号不允许余额转出(证券账户转账给银行账户无法进行)-买球官网平台

admin 29 0

10月19日(周一)晚上10点21分,83万余元被转走。

协议正文写明,证券账户的资金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转入一个账户。

余姚股民朱女士做梦也没想到,证券账户里的83万元余额会突然没了,而且拿走钱的不是别人,而是证券账户绑定银行卡的银行。

虽然后来钱被转回来了,但朱女士不仅错过了股票的最佳买点,还对资金账户的安全性产生了严重怀疑。此事发生后,朱女士赶到银行余姚支行查询。结果朱女士被告知,早在2011年就有约定,银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证券账户余额进行转账。但问题是,资金划走的时间不在约定的时间范围内。“我在半夜偷了我的钱。那不是偷吗?”朱女士很生气,银行最后的答复是不可抗力。

这是怎么回事?昨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看好一支准备买入的股票。

结果发现账户里的83万元不翼而飞。

朱女士,余姚人,炒股快五年了,一直用丈夫的名义在某国有银行余姚支行从银行转款到证券。10月20日星期二,股市开盘后,朱女士准备买一只价值已久的股票。结果证券账户里的83万元余额不见了。

“当时我吓出一身冷汗。我首先想到的是被黑客攻击,把我的钱转走了。”朱女士说,她觉得肯定是黑客通过绑定的银行卡转出去的。她把死马当活马医,不断尝试通过银行卡转入运营。

没想到,10多分钟后,钱突然全回来了。只是此时该股短时间上涨近3元,已经错过了最佳买点。“来来去去就亏了6万。”朱女士说,比钱的损失更让她担心的是账户里的资金安全。

当天中午,朱女士找到该行位于余姚大黄桥的营业部,办理了银证转账业务。“我把这个情况告诉工作人员后,他们也觉得不可思议。他们说要向上面领导汇报,才能给答复。”朱女士说,当天下午她又去了一趟,被告知已经签了协议,银行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把证券账户里的余额转过去。

银行前一天晚上10点把余额取出来了。

说之前有约定在规定时间内转账。

在银行,朱女士第一次看到了这份协议。“这份协议总共有三页。cts自动转账签单除了第一页是自己签的,其他两页根本不是自己签的,签名笔迹完全不一样。”朱女士说,她根本不知道有这个协议,手头也没有。昨天,记者看到了这份协议,上面写着:

银行可以划转证券交易保证金账户内的资金,但时间点仅包括:每月最后一个证券交易日收盘后;每个法定节假日前最后一个证券交易日收盘后;每周末(周五)收盘后(以上时间为15:05—16:00)。但同时规定,在上述时间点之后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日(8: 45—9:15)开盘前,银行必须将款项转回证券交易保证金账户。

看到这份协议,朱女士惊呆了。于是,她翻出一份账户交易记录,发现近几年银行按照上述时间点进行了一笔又一笔的转账。“这张卡专门用于股票交易。平时根本不用,也没查过。直到现在,我才知道银行其实在偷偷做这件事。”朱女士说,银证转账只能在股市交易日上午9点到下午4点进行。不知道银行是怎么转出的。更让她不解的是,这次是在10月19日(周一)晚上10点21分刮的。“这不在约定的时间范围内。又不是偷。”朱女士极为气愤。

事发后,朱女士告诉记者,起初银行向她道歉,说这样做是为了她的资本利得,可以有比活期更高的利息。

,还按照合同规定将610元的收入打入账户,希望得到谅解。但当她提出赔偿要求时,银行态度大变,表示这是不可抗力,是系统出了问题。

记者采访涉事银行:不予回复

律师:银行无权转移可赔偿的损失。

对于银行给出的说法,朱女士表示不能接受,根本不在协议约定的期限内。不可抗力从何而来?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银行里有钱,只要你说不可抗力,就可以随便转?

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该行余姚支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事需要向领导汇报后才能做出答复。最终,记者的回复是:不回复。

随后,记者咨询了北京盈科(宁波)律师事务所律师卢春刚。

卢春刚告诉记者,证券交易保证金账户内的资金属于个人财产,任何个人和机构无权擅自处置。根据朱女士的情况,如果没有签订协议,银行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银行应当承担对由此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应赔偿的责任。

“退一步说,那是

使这份协议有效,银行的行为也已经违约,应当承担责任。”吕春钢说:按照协议内容,银行只能在规定时间内,将证券账户里的钱,转到个人的银行账户内,如果银行将钱转到了其他账户,那么除了违约之外,还存在侵权行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记者看到,商业银行非法查询、冻结、扣划个人储蓄存款或者单位存款的,应当承担支付迟延履行的利息以及其他民事责任,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对于此事,本报予以持续关注。


本文导语:今年国内发生了不少银行存款消失事件,针对此种现象,中国银监会着重针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立下了新规。


针对近期全国频发的巨额存单“不翼而飞”、“飞单”事件,中国银监会于近日急出“重拳”,首次为“柜面业务”立下20条新规,对开户、对账、账户监控、印章凭证管理、代销业务5个关键环节“打补丁”,并同时强化银行的“双线问责”机制。


银监会发布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通知


近日,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通知》,强调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规范运营,特别是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存款欺诈类案件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银行负完全责任的,客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账户和密码而没有责任;二是银行完全没有责任的,员工也没有参与,相关的风险提示也到位,客户自己丢失密码造成的损失;三是银行的员工和犯罪分子内外勾结取走存款的,储户也未尽到妥善保管密码等业务。


深圳银行开始在网点布置录音录像


记者昨日向深圳多家银行采访了解到,据银监会通知下来短短几天里,已有银行按照监管要求在网点布置“两录”——录音和录像。


“在银监会的新规出台后,为应监管要求,我们的网点正在加紧布置‘两录’,即录音和录像,包括在理财区也要装‘两录’设备。”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型股份制银行高层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还有一个我们之前就已经在做的,就是对对账信息的排查,凡是转账对象是什么股权、财务、信托、资管等,都要逐一排查清楚。”


记者昨日还分别向深圳的中行、农行、工行、招行、平安、邮储宁波银行了解后


发现,虽然大部分银行表示,由于新规刚出台不久,具体的通知和文件下达到基层和各行具体落实措施出台仍需时间,但“肯定将严格执行银监会的要求”。


“其实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是最不希望看到有存款不见或者‘飞单’的情况,如‘飞单’,既少了正常的中间收入,还要惹上一身麻烦,所以银行方面是绝对会支持打击上述现象的,主要是打击方式的问题。”深圳中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他告诉记者,打击上述不良现象,银行还有一些常规的方法,就是实行柜台主管轮换机制,“柜台主管干两年就换地方,防止网点前后台合谋。另外,行长也要按期调动。”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国有大行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虽然相关的通知还未下达到我们这里,但是关于存款不见和‘飞单’问题已经是业内近期最关注的问题,我们行内也在严打这一块。”


盘点国内今年发生的银行存款消失事件:


广东10余储户4亿多存款不翼而飞


广东顺德农商银行的储户蔡女士表示,由于她存款资金量比较大。2013年,当地一家银行行长黎某就建议她授权银行把存款用作验资款,一般只需要1个月,就可获得较高利息。于是蔡女士一有闲钱就存进这家银行。但是,从去年9月份开始,她突然发现存款没有到账。


根据银行行长黎某提供的材料显示,存款都是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用作验货款,上面盖有银行业务章,经办人黎某签名,还有证明,承诺引起的一切经济责任由顺德农商银行承担。


据了解,共有数10人以验资款的名义将钱存入银行,总金额超过4亿元。目前,储户们已向公安部门报案,银行行长黎某已被警方控制,公安、银监部门已介入调查。


浙江储户近亿元存款“神秘消失”


今年年初,杭州市西湖区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经济类案件,不法分子勾结银行内部人员,以签订“六不协议”为幌子,伪造各种文件,将42名储户名下的近亿元人民币挪走。


浙江在线记者了解到,就在近日,杭州市检察院对社会高度关注的“杭州储户存款消失案”犯罪嫌疑人邱某某等人,以诈骗罪提起公诉。


为偿还债务他们设局


骗取了储户巨额存款


检方查明,被告人邱某某是浙江帅邦化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他和朱某某等人均背负巨额债务。


从2013年底至2014年初,邱某某先后通过虞某某、朱某某、祝小某及何某(另案处理)的介绍,联系到时任杭州联合银行古荡支行文二分理处负责人祝某某。


他们商定:由邱某某负责联系资金提供人(受害人),承诺除支付银行正常利息外,另外支付10%-15%的年息,以此诱骗受害人在杭州联合银行古荡支行文二分理处存款。


随后,由祝某某骗取密码,将受害人账户内的存款转入邱某某及其指定人员的银行账户。祝某某获取每笔资金3%的好处费,朱某某、祝小某、虞某某及何某各获取每笔资金1%的好处费。


为避免受害人短期内发现存款被转出,邱某某、夏某某、王某等人还要求他们签订账户不开通短信提醒业务、不开通网银权限、一年内存款不挪作他用、不查询、不对在银行工作的亲人朋友提及等“六不”承诺书。


42名储户近亿元存款“蒸发”


检方:应以诈骗罪追究刑责


接下去一段时间里,被告人陈某某、夏某某、王某三人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受害人,以高息诱骗他们在杭州联合银行或能与之通存通兑的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存钱。


他们将受害人诱骗至杭州联合银行古荡支行文二分理处,利用打印对账单的机会,由祝某某骗取受害人二次输入密码


,并将存款转至邱某某、祝小某、朱某某等人的账户,由邱某某、朱某某、陈某某、王某等人用于归还债务、支付成本和费用。陈某某、夏某某、王某同时获取每笔资金10%-15%的好处费。


2014年1月2日至2014年1月27日期间,邱某某等人,先后诱骗42名资受害人将共计9505万元的资金存入指定的银行。过程中,由于部分受害人发现账户内存款被转走,邱某某等人在案发前退还了约2757万余元。至案发前,共计5797.1万余元未能归还。


2014年2月19日,被告人朱某某、徐某某(另案处理)、毛某某,陈某某、王某等人,将3个受害人的共700万元资金转走。


杭州市检察院认为,被告人邱某某、祝某某、朱某某、祝小某、陈某某、夏某某、王某、虞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数额特别巨大财物,其行为均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黄山一农业银行储户70余万存款蒸发


近日,中国农业银行黄山市前园路分理处发生一起存款“蒸发”事件,一位储户被告知,70多万元的存款一分钱也取不出来。目前,黄山警方已介入调查,据介绍,涉案金额可能高达上千万。


银行存款取不出


黄山市民吴女士去年在中国农业银行黄山市前园路分理处两次存入74万元。据介绍,她所存的是“无折存款”,由业务员汪某经手办理,没有存折,不过拿到一张公章齐全的存款回执单。然而今年,她拿着回执单去取钱时,却被告知这笔钱已经“蒸发”了,一分钱也取不到,业务员汪某也不见了。


“回执单显示,两笔钱以无折存款的方式打进了我的账户。汪某告诉我,把回执单保存好,3个月之后来拿钱就可以了。但是我3个月后来取钱时,她让我一等再等。今年6月初,我再次到柜台取现,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我,这张存款回执单就是‘废纸’。”


据了解,吴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几名储户一起来到该分理处咨询情况时,负责人不否认储户将钱存进了银行,但表示现在没法取钱出来。


当地警方已介入


存款为何无故蒸发?记者采访中获悉,所谓的“无折存款”其实是有存折的,只不过存折不在储户手中。一位储户告诉记者,事发后她来银行查询交易记录,发现存款在存入不久后就被陆续取走。


记者昨天联系到中国农业银行黄山市前园路分理处负责处理此事的姚女士。姚女士称,银行现在成立了工作组,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目前只能等待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最终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针对储户的说法,姚女士没有否认。


储户们已经报案,目前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记者昨天联系黄山市公安局屯溪分局获悉,现在陆续还有人报案,涉案金额可能高达上千万。目前,此案正在调查中。


石家庄一储户600万元存款“消失” 银行:操作合理合法


石市市民郭明(化名)称,2015年3月初他去工商银行支取到期的200万元定期存款,却发现这笔钱不见了,卡上还有400万元定期存款也不复存在。对于存款消失,银行方面与郭家各执一词,但双方都未报警。目前,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已介入调查。


市民称600万元存款突然“蒸发”


2014年3月初,郭明在中国工商银行石家庄建南支行(以下简称建南支行)开户并存入200万元,定期一年,开户名为爱人刘云(化名),随后郭家又陆续向该账户里存入400万元,定期均为一年。郭明称,选择该行,是经人介绍认识了建南支行业务经理f经理,f向他们称,存款后业绩算f的,但可以给一些礼品及3.5%的利息回报。


2015年3月


份,郭明急需用钱,正好存入工行的第一笔200万元到期,他便想取出来。去三四个网点查询发现,600万不复存在,卡上仅有2000多元。


交易流水显示,第一笔200万元在2014年3月16日存入后两天便通过网银操作分为两次,每次一百万元转出,转入的账户为薛某,银行卡为工行本地卡。


到底是谁动了这笔巨款?


工作人员称,要想实现网银操作必须有u盾和银行密码,否则钱无法转出。郭家坚称,钱不是他们转出的,更不认识薛某。


600万元到底怎么遗失的?郭明将矛头对准了银行,指出银行有“内鬼”,有一些录音证据。郭明称,事发后f经理曾给他们打过几次电话沟通,说会给他们凑凑这笔钱,并称钱转给了第三方盖楼的。郭明夫妇称,之前从来不知道该经理所说的情况,事发后才第一次知道。


2015年4月16日,建南支行行长谢行长称,经过了解,银行的操作都是规范的,相关凭证都是合理合法的,银行对于储户的资金保护绝对是安全的,钱是通过网银转走的,u盾、密码又只在储户手里,银行没有责任。谢行长也否认内鬼说法,称经调查银行的员工没有任何违规的行为。


事发已一个多月为何迟迟不报警?


采访中,记者发现此事颇多蹊跷,如双方一直未报警处理。郭明称,他们认为报警不利于事情的解决,一直认为(此事)银行可能是一个过错,希望通过银行来纠正,感觉比报警更简单些。


银行方面则称,此事应由储户选择报警,该行也建议储户报警并全力配合警方调查,储户一直不报警。2015年4月23日,中国工商银行石家庄分行的负责人称,录音到底是真是假应交给警方调查。此外,银行查询到刘云已开通了短信提醒,可刘云则称没有收到一条转账短信提醒。目前,此事已引起中国工商银行河北分行重视,正在展开调查。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