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专家”2021年亏损,中信证券“提款机”开始拖后腿?-买球官网平台

admin 41 0

1月28日晚间,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减公告。

报告期内,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0万元至1200万元,同比减少4600万元至5000万元,同比减少79.31%至86.21%。此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00万元至200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对于本次业绩预减的原因,梁表示,主要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司持有的中信证券)公允价值变动约-2500万元,去年同期为3500万元。该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综合影响(含递延所得税)导致本期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约4600万元。

简而言之,就是炒股亏。

至于这只“拖累业绩”的股票,两面针似乎并没有“断供”的打算。2022年1月17日,两面针公告称,拟使用不超过1875万元自有资金参与中信证券配股,认购不超过129.9万股。后来在谈及是否有出售计划时,公司明确表示:“目前没有出售计划。”

这也引起了很多投资者的疑惑:为什么两面针会执着于此?

在业内人士看来,与公司此前“炒股”尝到甜头有关。事实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桑给巴尔的净利润增长大多来自中信证券的相关收入。

据蓝鲸财经此前报道,两面针于1999年首次作为保荐人参股中信证券,出资1.52亿元,9500万股,占中信证券总股本的3.83%。几年后,公司开始收获“果实”。

资料显示,2006年至2020年,扣非净利润双面亏损14年,合计亏损约14.7亿元。但与此同时,净利润仅亏损三年。业内人士指出,在此期间,出售所持中信证券股份,收获现金分红,可能成为双方“提振”业绩,甚至保“壳”的重要法宝。

“曾经的甜糖果变成了毒药”,在业内人士看来,现在,炒股亏损直接无情地揭开了双面针业绩的“遮羞布”。人们再次注意到,这个曾经的“牙膏第一股”已经经营困难多年。

官方资料显示,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面针”)起源于1941年成立的亚洲厂等5家小型私营肥皂厂。1978年,柳州牙膏厂成立,1994年改制为股份公司,200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249)。

虽然是行业内第一家成功登陆上交所的上市公司,但两面针并未能发挥龙头作用,反而陷入了业绩持续低迷的窘境。

谈及原因,经济学家宋清辉曾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首先,国外日化巨头进入中国,凭借资本和娴熟的市场玩法,本土品牌迅速“应接不暇”;其次,公司内部多元化忽视主业,让竞争对手有机可乘,多元化业务亏损拖累公司整体利润。

据悉,2003年,两面针开始了自己的多元化经营,并在2006年年报中正式提出多元化战略方针。资料显示,作为公司主要股东和股东的7家公司中,包括牙膏、药品、家用卫生用品、洗涤用品、房地产等。五个人都不知所措。其中,造纸公司(合并)2019年净利润亏损1.07亿元,方凯公司(合并)2019年实现净利润亏损约427.13万元。

买球官网平台主页差,副业“吸血”,本想用多元化提振业绩,没想到结果适得其反。在这样的背景下,已经觉醒的两面针终于做出了剥离造纸板块和豪信的决定

如公司此前所言,中国日化行业已进入成熟阶段,市场细分程度高,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规模一直比较稳定,行业增长缓慢,跨行业投资者不断进入,行业竞争加剧,国家关税降低导致进口产品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以及地理位置劣势、纯牙膏市场容量有限、压倒性市场份额被几大品牌牢牢控制等客观现实,导致公司日化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现在主业压力大,股票亏损。当“提款机”停止“输血”,两面针会陷入怎样的困境?蓝鲸财经记者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自蓝鲸财经。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