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制作人/作者:华安证券、王赢)
1.1 农业板块跑赢沪深 300 指数 4.76 个百分点2022年初至6月10日,农林牧渔(申万)指数下跌9.44%,沪深300指数下跌14.2%,中小板综合指数下跌15.5%,农业板块分别跑赢沪深300指数4.76个百分点和6.06个百分点;农林渔业在申万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1位。
1.2 农业板块配置增加
2022年一季度末,农业行业占股票投资市值的比例为0.99%,环比提高0.4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53个百分点,高于标准配置0.07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2022年6月10日,农业板块的绝对pe和绝对pb分别为-25.40倍和3.31倍。2010年以来,农业板块绝对pe和绝对pb的历史均值分别为75.13倍和3.79倍。相比中小板,农业板块pe和pb分别为-0.54倍和1.18倍,历史均值分别为1.90倍和1.07倍;农业板块分别比沪深300 pe和pb高出-2.02和2.51倍,历史平均水平分别高出6.04和2.37倍。
1.3 子板块分化,种植业表现最优
2022年初至2022年6月10日,农业子行业涨幅由高到低依次为种植业(-0.7%)、养殖业(-7.3%)、农产品加工(-9.9%)、渔业(-10.2%)、饲料(-14.5%)、动物保健(-28.0%)。
鼠疫爆发后,生猪产能被大量清理。2019年猪价大涨,行业补栏热情高涨。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2021年6月底达到峰值4564万头,比2019年9月底的低点上涨52%。生猪生产能力全面恢复。受持续补栏影响,2021年猪价开始大幅下跌,行业进入去产能阶段。截至2022年4月,全国能繁母猪4177万头,比2021年6月底的峰值下降8.5%。
大型上市猪企能繁母猪存栏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各公司分化明显:2022年3月末,牧原股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275万头,与去年6月末基本持平;温氏股份110-120万,比去年6月底上涨10%以上;希望新增90万,比去年6月底下降20%左右;正邦科技38万头,比去年6月底下降68%;天邦有28万头,比去年6月底下降33%;中粮康佳的存栏量超过20万头,比去年6月底下降了17%。由于猪细小病毒疫苗和猪乙脑疫苗只用于种猪,两种疫苗的批签发数据可以从侧面确认母猪的存量。2020年,我国猪细小病毒疫苗和猪乙脑疫苗批签发数据达到峰值,2021年同比分别下降14.0%和19.4%,2022年前5个月同比分别下降25.8%和59.4%。
仔猪价格反映散养户补栏积极性,二元母猪价格反映规模场补栏积极性,直接影响生猪产能变化。由于生猪价格走势会直接影响仔猪和二元母猪的价格变化,所以我们对后期猪价的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2022年4月以来,生猪价格从12.5元/公斤快速上涨至15.83元/公斤,涨幅达26.6%,仔猪和二元母猪价格也有所上涨;其中,15kg仔猪价格从408元/头上涨至684元/头,涨幅为67.6%,50kg二元母猪价格从1622元/头上涨至1830元/头,涨幅为12.8%。(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2 变化一:生猪体重影响短期猪价
前几轮,猪的出栏重量对猪价的影响有限。根据统计局公布的季度生猪肉类产量和季度猪肉产量,我们计算生猪平均宰后体重:2018年前,生猪平均宰后体重稳定在75.4kg-78.7kg;2018年非瘟疫爆发后,猪价迎来
猪宰后均重波幅明显扩大至 73.8 公斤-81.1 公斤。目前,生猪出栏体重已成为影响短期猪价的重要因素。2022 年 4 月以来,生 猪价格迎来一波快速上行,与此同时,产业对后期行情相对乐观,生猪压栏、二次 育肥再现。2022 年 6 月 2 日,16 省份瘦肉型白条猪肉宰后均重 90.04 公斤,较 4 月 1 日上涨 2.7%;6 月 2 日,全国商品猪出栏均重 121.81 公斤,较 3 月 31 日上 涨 4.4%;6 月 2 日,150g 生猪与标猪价差-0.06 元/斤,175kg 与标猪价差-0.29 元/斤,200kg 与标猪价差-0.31 元/斤,大体重猪价格低于标猪,从侧面反映目前大 体重猪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我们判断,生猪压栏和二次育肥有望持续。首先,产业对后期猪价相对乐观。 其次,当前生猪均价 15.85 元/公斤,育肥猪增重具备性价比。若对照育肥猪增重 所消耗的饲料成本和当前猪价,育肥猪体重≤145kg 均具有性价比;若对照育肥猪 增重后的完全成本,育肥猪体重≤170kg 均具有性价比。
2.3 变化二:生产效率弹性大
三元母猪留种并不常用。然而,非瘟疫情造成种猪损失惨重,2019 年中开 始,三元留种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根据涌益咨询数据,能繁母猪中三元占比从 2019 年 6 月 10%大幅攀升至 2021 年 5 月峰值 48%,其中,2020 年 3 月-2021 年 6 月三元占比稳定在 40%-48%。2021 年下半年三元占比开始大幅下行,从 6 月 42%快速回落至 12 月 21%,并于 2022 年 4 月回落至 10%,5 月下旬以来,三 元母猪已无市场交易,三元占比将进一步回落。
我们根据统计局季度生猪出栏量和季末能繁母猪存栏量推导年化 msy,由于 生猪出栏具有季节性,对应 msy 也有季节性,通常 q1 和 q4 会高于 q2 和 q3。 2018 年 8 月,非瘟疫情爆发,2018q4 的 msy 开始回落;2019 年生猪大批量死 亡,msy 指标迅速恶化,养殖户开始大量三元留种;随着生物安全防控水平的逐 步提高,2020 年非瘟疫情开始相对可控,msy 进入平稳阶段。值得一提的是, 2020q4 和 1h2021 年化 msy 偏高,这应当与大量三元母猪淘汰、补充二元母猪 直接相关。2021 年 6 月以来,三元母猪占比快速回落,我们预计 2022 年下半年 msy 将步入上升期。

生猪养殖效率波动,不可避免会影响到生猪出栏量。我们尝试用统计局数据和 涌益咨询数据预测后期生猪出栏量。 1、根据统计局生猪出栏数据,2020 年和 2021 年生猪季度出栏占比较之前年 份明显平稳,我们判断是新冠疫情对节假日猪肉消费产生扰动,由此判断 2022- 2023 年生猪出栏季节性差异会缩小,msy 季节性波动也会相应变小;由于非瘟疫 情在 2018 年 8 月爆发,2018 年上半年的 msy 可作为正常情况下的参考。我们假 设 2022q2、2022q2、2022q4、2023q1 的 msy 分别为 17、17、18.6、18.6; 2、根据市场主流观点,三元母猪效率较二元母猪低 30%。我们分别假设三元 能繁母猪 msy 较二元母猪下降 30%、20%、10%三种情况,来推断 2022q2、 2022q2、2022q4 和 2023q1 生猪出栏量;
结论是: 1、若三元能繁母猪 msy 较二元母猪低 30%,预计 2022q2、2022q3、 2022q4 和 2023q1 生猪出栏量分别为 16,953 万头、17,359 万头、18,862 万头、 18,896 万头,同比分别增长 2.1%、12.3%、5.2%、-3.4%; 2、若三元能繁母猪 msy 较二元母猪低 20%,预计 2022q2、2022q3、 2022q4 和 2023q1 生猪出栏量分别为 17,768 万头、17,890 万头、19,284 万头、 19,149 万头,同比分别增长 7%、15.8%、7.5%、-2%; 3、若三元能繁母猪 msy 较二元母猪低 10%,预计 2022q2、2022q3、 2022q4 和 2023q1 生猪出栏量分别为 18,582 万头、18,420 万头、19,707 万头、 19,402 万头,同比分别增长 11.9%、19.2%、9.9%、-0.8%。
2.4 2022 年进口量有望达到 250-300 万吨
2014-2020 年,我国猪肉产品(含猪肉、猪杂碎、加工猪肉)进口量从 138.5 万吨震荡上行至 573 万吨,猪肉产品进口量占国内猪肉产量比重从 2.8%攀升至 13.9%。2021 年猪价进入下行通道,但全国猪肉产品进口量仍达到 500 万吨,在 历史上仅次于 2020 年水平。 随着猪价持续低迷,进口量继续下滑,2022 年前 4 月全国猪肉产品进口量 92 万吨,虽然同比下降 54.5%,但每月进口量仍稳定在 21-24 万吨,全年进口量有 望达到 250-300 万吨,对猪价形成一定压制作用。

2.5 2022 年猪价或经历磨底
根据统计局数据,去年 6 月末至今年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累计降幅 8.5%。我们判断,短期猪价上涨与季节性因素、原料价格上涨、产业看好后市相 关,养殖户压栏、二次育肥再现。中线看,进口冻肉库存、种猪效率提升和压栏生 猪将压制下半年猪价高度;我们维持此前判断,若无严重疫情,今年行业将经历磨 底阶段,下半年猪价或低于预期,超预期猪价磨底时长有望支撑产能出清和新一轮 周期的猪价高度。
2.6 上市猪企经营状分化
2.6.1 上市猪企出栏大多快速增长
2021 年所有上市猪企均实现出栏量同比正增长,出栏量(万头)从高到低依 次为,牧原股份 4026、正邦科技 1493、温氏股份 1322、新希望 998、大北农 431、天邦股份 428、中粮家佳康 344、傲农生物 325、天康生物 160、唐人神 154、金新农 107;出栏量同比增速从高到低依次为,傲农生物 141%、大北农 133%、牧原股份 122%、正邦科技 56%、唐人神 51%、天邦股份 39%、温氏股份 38%、金新农 33%、新希望 20%、天康生物 19%。
2022 年 1-5 月多数上市猪企出栏量同比快速。出栏量(万头)从高到低依次 为,牧原股份 2600、温氏股份 677、新希望 587、正邦科技 409、中粮家佳康 196、傲农生物 186、天邦股份 177、大北农 170、天康生物 72、唐人神 70、金 新农 54;出栏量同比增速从高到低依次为,牧原股份 86%、温氏股份 84%、傲农 生物 79%、新希望 54%、金新农 44%、中粮家佳康 40%、大北农 23%、天康生 物 19%、天邦股份 15%、唐人神-2%、正邦科技-24%。
2.6.2 上市猪企盈利能力明显分化
根据 2021 年和 2022q2,中粮家佳康、牧原股份盈利能力处于行业第一梯 队。各家上市猪企头均净利明显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外购仔猪比重、外购仔猪节奏 和价格,以及低效母猪淘汰均存在较大差异。

3.1 2022 年白羽鸡价格有望回暖
3.1.1 2022 年祖代更新量有望回落
2014 年 1 月我国成立白羽肉鸡联盟,加强行业源头祖代鸡引种管理,改变了 行业引种的无序状态,引种量由历史高峰 2013 年的 154 万套下降至 2014 年 118 万套。2015 年,美国、法国相继爆发禽流感,我国对两国实施了祖代鸡引种禁 令,引种量进一步锐减至 72 万套。2017 年初,波兰、西班牙等地连续爆发高致病 性禽流感,导致我国引种禁令再度升级,全年祖代肉种鸡引种及自繁量降至 68.71 万套。
2018 年我国祖代肉种鸡更新量上升至 74.54 万套,2019 年大幅攀升至 122.35 万套,祖代严重供过于求;2020 年我国祖代肉种鸡更新量 100.28 万套, 同比下降 18%,祖代供需平衡;2021 年我国祖代肉种鸡更新量 124.62 万套,同 比增长 24.3%。2022 年 1-4 月全国白羽祖代更新量 42.88 万套,同比下降 5.1%, 由于新冠疫情导致航班停航、美国禽流感疫情致海关审批加严,5-6 月我国白羽祖 代更新量或明显回落,2022 年全年祖代更新量或降至 110 万套左右。
3.1.2 在产祖代、父母代存栏处 2017 年以来同期最高
2022 年第 21 周(5 月 23 日-5 月 29 日)在产祖代种鸡存栏量 113.06 万套, 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量 1868.43 万套,处 2017 年以来同期最高;后备祖代种鸡存 栏量 56.14 万套,后备父母代种鸡存栏量 1234.04 万套,处于 2017 年以来同期高 位。
3.1.3 2022 年 1-4 月父母代鸡苗销量同比下降 13.6%
2020-2021 年,我国父母代鸡苗年销量分别达到 6007 万套、6366 万套,同 比分别增长 24.3%、6.0%。2022 年 1-4 月,我国父母代鸡苗累计销量 1741.07 万 套,同比下降 13.6%。

3.1.4 2022 年白羽鸡价格有望温和上行
2020 年我国祖代肉种鸡更新量 100.28 万套,同比下降 18%;2022 年 1-4 月,我国父母代鸡苗累计销量 1741.07 万套,同比下降 13.6%,我们维持 2022 年 白羽肉鸡价格温和上涨判断不变。
3.2 黄羽肉鸡连续两年亏损,2022 年价格有望温和上行
2012-2020 年,我国黄羽肉鸡祖代种鸡存栏量表现出“先减后增”的走势。 2014-2017 年,受“h7n9 流感”和消费市场萎缩等因素影响,黄羽肉鸡市场多次 遭受冲击,祖代种鸡存栏量逐年递减;2018-2020 年,行业生产逐步恢复,祖代规 模逐年快速增加,2019-2020 年全国在产祖代黄羽肉种鸡平均存栏分别达到 146.61 万套、153.46 万套,全国在产父母代黄羽肉种鸡平均存栏分别达到 4123.33 万套、4302.2 万套,均创出历史新高。
受新冠疫情、产能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2020 年黄羽肉鸡养殖效益严重下 滑,亏损程度仅次于受到“人感染 h7n9 疫情”事件冲击的 2013 年,在产祖代存 栏也从 2020 年年中开始回落。2020-2021 年黄羽鸡行业整体亏损,行业持续去产 能,截至 2022 年第 22 周(5.30-6.5),黄羽在产父母代存栏 1368.3 万套,黄羽 父母代鸡苗销量 110.7 万套,均处于 2018 年以来低位,2022 年黄羽鸡价格有望 温和上行。
本轮周期最大的不同是养殖规模化程度加速提升,规模养殖场在土地、资金、 种源、疫病防控、管理水平等层面占据全方位优势,扩张速度远超行业平均,且防 疫支出显著高于散养户。我们认为,随着规模养殖出栏比重的持续提升,叠加后非 瘟时期猪场疫病综合防控的客观需求,国内猪用疫苗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容。(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基本 假设如下: ①假设我国生猪年出栏量新平衡点 6 亿头,规模养殖出栏量 4 亿头; ②规模养殖部分:参考头部上市猪企头均防疫成本,假设规模养殖企业疫苗 成本占比 2.5%,养殖完全成本新平衡点 15 元/公斤,出栏均重 110 公斤,则头均 疫苗使用费约为 41 元/头; ③散养部分:2020 年头均防疫医疗费用为 20.59 元,若疫苗费用占 50%,假 设后期头均疫苗费用提至 11 元/头。 综上,由此可粗略测算出在不考虑非洲猪瘟疫苗的前提下,我国猪用疫苗潜在 市场空间可达 186 亿元,相较 2020 年规模 57 亿元,仍有非常可观的成长空间。 若非瘟疫苗能够推出,市场或可再扩容 100 亿元。

回溯非瘟期间,除生猪存栏大幅减少之外,下游生猪养殖业阶段性主要矛盾是 “防非控非”,规范养殖流程、减少外界与猪只接触,从而降低非瘟感染几率是养殖 业核心考量,疾病免疫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从中监所批签发数据来看,2019 年主 要猪用疫苗批签发数量同比降幅从高到低依次为,猪圆环疫苗、猪伪狂犬疫苗、猪 蓝耳疫苗、猪瘟疫苗、腹泻苗、口蹄疫疫苗和猪细小病毒病疫苗,降幅依次为44%、-42%、-37%、-33%、-30%、-26%和-17%。非瘟防控措施调整只能导致猪用疫苗使用量短期回落,随着生物安全防控能力的逐步提升,2020 年除口蹄疫苗 批签发数据同比微降,其他主要猪用疫苗批签发数据均实现同比正增长,修复最快 的品类依次为猪细小病毒疫苗 61%、腹泻苗 59.6%、猪伪狂疫苗 52%。
疫苗景气度与猪价高度相关。2021 年猪价步入下行周期,猪用疫苗批签发数据 同比增速由高到低依次为,猪圆环疫苗 27.9%、猪瘟疫苗 9.3%、口蹄疫苗 5.1%、腹 泻苗-8.3%、猪细小病毒疫苗-14.1%、高致病性猪蓝耳疫苗-14.7%、猪伪狂犬疫苗40.4%。2022 年 1-5 月,猪用疫苗批签发数同比增速由高到低依次为,口蹄疫苗6.5%、高致病性猪蓝耳疫苗-16.3%、猪细小病毒疫苗-25.8%、猪圆环疫苗-33.2%、 腹泻苗-42.2%、猪伪狂犬疫苗-45.9%、猪瘟疫苗-48.2%。 2022 年 5 月,生猪价格回暖,疫苗景气度有所改善,猪用疫苗批签发数同比增 速由高到低依次为,口蹄疫苗 19.0%、猪伪狂犬疫苗 15.2%、高致病性猪蓝耳疫苗 -6.7%、猪圆环疫苗-27.2%、猪细小病毒疫苗-29.2%、腹泻苗-36.0%、猪瘟疫苗37.9%。

5.1 玉米、豆粕价格或维持高位
5.1.1 2022 年玉米价格或维持相对高位
美国农业部 2022 年 6 月供需报告预测:2022/23 年度全球玉米产量 11.86 亿 吨,消费量 11.86 亿吨,期末库存 3.1 亿吨,库消比 22.7%,较 21/22 年度提升 0.4 个百分点,处于 16/17 年以来底部区域;22/23 年度全球(扣除中国)玉米库消比 9.9%,处于 97/98 年度以来底部区域。由于俄罗斯、乌克兰玉米出口量占全球 15.2%, 玉米国际价格走势需持续关注俄乌战争。
usda6 月报预测:22/23 年度中国玉米库消比 69.2%,较 21/22 年度下降 3 个百分点,处于 16/17 年度以来最低水平;据我国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 6 月预测,22/23 年度全国玉米结余量或降至 4 万吨,结余量较 21/22 年度下降 479 万吨,国内玉米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5.1.2 2022 年大豆价格或维持相对高位
usda6 月报预测:22/23 年度全球大豆库消比 18.3%,较 21/22 年度上升 1.8 个百分点,处于 16/17 年度以来底部区域;22/23 年度全球(扣除中国)大豆库消比 15.9%,处于 14/15 年度以来底部区域。
20/21 年中国大豆进口量 9978 万吨,占当年国内消费量 88%。由于我国大豆 常年进口量巨大,导致国内外大豆价格走势联动性很强。 根据美国农业部 2022 年 6 月供需报告,2022/23 年度中国大豆库消比预测值 27.3%,较 21/22 年度下降 0.9 个百分点。据我国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 6 月预测:22/23 年度全国大豆结余量 166 万吨,较 21/22 年增加 168 万吨,2022 年 度大豆价格或维持相对高位。

5.2 小麦供需紧平衡,价格至少维持高位
5.2.1 全球小麦库消比处 15/16 年以来最低水平
美国农业部 2022 年 6 月供需报告预测:2022/23 年度全球小麦产量 7.73 亿吨, 国内消费量 7.86 亿吨,期末库存 2.67 亿吨,库消比 26.9%,较 21/22 年度下降 1.3 个百分点,处于 15/16 年以来最低水平;22/23 年度全球(扣除中国)小麦库消比 14.8%,处于 08/09 年度以来最低水平,由于俄罗斯、乌克兰小麦出口量占全球 30% 左右,小麦国际价格走势需持续关注俄乌战争。
5.2.2 小麦拍卖成交量创数年新高,主产区收购量大降
美国农业部 6 月供需报告预计:2021/22 中国小麦期末库存 1.419 亿吨,库消 比 95.3%;2022/23 中国小麦期末库存 1.415 亿吨,库消比 97.7%。卓创资讯 4 月 报预计:2021/22 中国小麦期末库存 1.535 亿吨,库消比 95.3% 2014-2019 年小麦临储拍卖成交量维持低位,尤其是 2019 年小麦临储拍卖成 交量仅 265.65 万吨。2020 年以来,受玉米供不应求影响,小麦临储拍卖成交量大 幅提升,2020-2021 年分别达到 2343.62 万吨、2868.3 万吨,2022 年至今 725.47 万吨。与此同时,主产区小麦收购量大幅下降,2020-2021 年分别为 5484.6 万吨、 5258.6 万吨,处于近年低位。
5.2.3 小麦价格有望维持高位或温和上行
小麦、玉米历史比价在 0.8-1.63 之间波动,而当前小麦和玉米比价 1.12,小麦 对玉米存在饲用替代性。我们判断,在小麦库存仍然偏高的大背景下,小麦价格有 望维持高位或温和上行。
5.3 稻谷供过于求格局不改,价格或低位震荡
5.3.1 全球大米供给相对充足 美国农业部
2022 年 6 月供需报告预测:2022/23 年度全球大米产量 5.15 亿吨, 国内消费量 5.19 亿吨,期末库存 1.83 亿吨,库消比 32.0%,较 21/22 年度下降 1 个 百分点,全球大米供给相对充足;21/22 年度、22/23 年度全球(扣除中国)大米库 消比分别为 18.2%、18.0%,处于 92/93 年度以来高位。

5.3.2 稻谷市场供过于求,拍卖成交量常年偏低
美国农业部 6 月供需报告预计:2021/22 年度中国大米期末库存 1.13 亿吨,库 消比 71.5%;2022/23 年度中国大米期末库存 1.09 亿吨,库消比 68.6%。国家粮油 信息中心发布 2022 年 4 月中国稻谷供需形势:预计 21/22 年度国内稻谷总消费量 20934 万吨,2021/22 年度全国稻谷供需结余 550 万吨;我国稻谷市场连续多年供 大于需,库存充裕,国家有望继续加大稻谷去库存力度,部分不宜存稻谷进入饲料 消费领域,稻谷饲用替代需求或同比增加。 我国最低收购价稻米竞价销售成交量常年偏低,2021 年稻谷拍卖成交量 542 万吨,2022 年截至目前稻谷拍卖成交量仅 29 万吨,也从侧面反映,我国稻米市场 供过于求。
5.3.3 稻谷玉米比价历史最低,稻谷价格或维持低位
目前,稻谷与玉米的比价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早籼稻、玉米历史比价在 0.9-1.8 之间波动,目前早籼稻和玉米比价为 0.9;中籼稻、玉米历史比价在 0.9-1.8 之间波 动,目前中籼稻和玉米比价为 0.9;晚籼稻、玉米历史比价在 1.0-1.8 之间波动,目 前晚籼稻和玉米比价为 1.0;粳稻、玉米历史比价在 1.0-2.1 之间波动,目前粳稻和 玉米比价为 1.0。稻谷对玉米饲用替代需求或逐步显现,然而,在稻谷库存仍然偏高 的大背景下,稻谷价格或低位震荡。
5.4 转基因商业化渐行渐近
近期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正式印发,我国转基因产 业化再进一步。 截至目前,大北农、隆平高科、先正达均已获得玉米产品安全证书,由于大北 农、隆平高科较先正达更早获得安全证书,从买球官网平台的合作伙伴数量和规模层面均处于先发 优势;先正达是全球农业科技巨头和中国种业国家队,植保业务全球第一、种子业 务全球第三,在未来几年有望逐步体现后发优势;登海种业拥有优质玉米种质资 源,种质资源好坏对转基因品种好坏至关重要,有望充分受益转基因玉米商业化。 我们预计,大北农、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先正达将在我国转基因种业商业化进程 中脱颖而出。

6.1 全球宠物市场进入平稳发展期,集中度相对稳固
宠物产业在发达国家产业体系中较为成熟,相关产品及服务已经发展成为民众 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球宠物市场进入平稳发展的阶段,且在新冠 肺炎疫情期间表现出了逆经济周期的消费韧性.根据 euromonitor 数据,2015-2021 年,全球宠物市场规模从 1098 亿美元稳步攀升到了 1597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6.4%;全球宠物食品市场规模从 797.6 亿美元攀升 1149.4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达 6.3%。预计 2022 年宠物行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全球宠物市场和宠物食品市场 规模预计将攀升至 1714 亿美元和1236.4 亿美元,分别较2021年增长7.3%、7.6%。
目前,全球宠物食品竞争格局中前 8 位均是美国公司。玛氏和雀巢为第一梯 队的宠物食品公司,旗下产品线较全,价格带全方位覆盖高中低端,合计占据了全 球 31%的市场份额。 2021 年,全球第一大“狗粮”公司玛氏营业收入达 190 亿美元,全球宠物食 品销售量最大的五个品牌中,有三个属于玛氏,分别是宝路、伟嘉、皇家。雀巢普 瑞纳收入 165 亿美元,旗下主要品牌包括冠能、丝倍亮、珍致、康多乐等。玛氏 和雀巢均为俄罗斯和乌克兰地区宠物食品龙头,预计 2022 年业绩增速将受到俄乌 冲突的拖累。
6.1.1 美国宠物行业增速稳定,疫情下仍表现出较强消费韧性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宠物饲养和消费国。根据美国宠物行业协会(appa) 2021-2022 年全国宠物主人调查数据显示,全美有 70%的家庭饲养宠物,饲养宠 物猫、狗的美国家庭数量分别达到了 4530 万和 6900 万户,形成了庞大的宠物数 量和稳定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年轻人逐渐成为了饲养宠物的主力人群,千禧世代 和 z 时代的美国宠物主占比合计达到了 46%。 美国宠物行业发展较早,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1956 年以前,行业萌芽期。专门为宠物准备的宠物食品概念开始出现, 干粮、湿粮、宠物零食等品类逐渐涌现,玛氏公司从 1935 年开始生产宠物食品; 2、1956-2000 年,行业快速发展期。1956 年美国宠物行业协会成立,宠物 数量开始迅速增加,传统宠物店应运而生。工业化宠物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多个 宠物行业龙头公司在此期间诞生,竞争十分激烈; 3、2000 年至今,行业整合成熟期。美国宠物行业市场集中度提升,龙头公 司加速并购整合,进一步完成服务升级和全产业链布局。超市和连锁店纷纷参与竞 争,宠物零售店数量逐年减少,大型连锁成为发展趋势。同时,随着近年来线上经 济的兴起,传统的线下模式受到一定冲击,行业面临新的变革。

在疫情导致大多数消费行业萎靡的情况下,宠物行业在美国保持着强劲的抗 衰退特性与增长势头。2021 年美国宠物市场规模达 1236 亿美元,过去 5 年 cagr 达 12.2%。其中,美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达 500 亿美元,过去 5 年 cagr 达 11.5%。2021 年宠物食品消费占总养宠开支的 40.5%,仍为养宠最大开支,宠 物食品的品质升级、宠物零食种类的不断丰富是驱动其细分赛道成长的重要因素。
根据 appa 疫情调研报告显示,疫情期间美国宠物的饲养和支出达到新高,有 83%受访者表示并没有因为新冠疫情改变宠物饲养方式,同时有 74%的养宠者认为 宠物有助于减轻疫情所带来的压力,增加幸福。packaged facts 调查数据显示,2020 年家中有 18 岁以下子女的美国家庭,有 12%因为疫情而专门养了宠物,宠物拥有 量的上升提高了宠物行业所有品类产品的市场规模。另外,疫情期间美国失业救济 金与疫情补贴的发放也对宠物行业的消费产生一定推动作用。
宠物行业的发展持续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并 购等途径进军宠物市场。2021 年宠物行业并购从 76 宗增加到 169 宗,同比提升 122.4%,其中,兽医和宠物健康方面的快速整合最为显著,并购数量同比上升 157.1%;宠物食品方面的并购从 14 宗增长至 24 宗,同比上升 71.4%,adm、 health
随机文章
热门文章
热评文章
- 漫画:寻找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
- 利用python进行股票数据分析(怎么用python分析股票)
- github android(github官方安卓app)
- 漫画:寻找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
- 养老金三季度现身18家公司,新增持信维通信等11只股票。
- 江湖再现“首付卖股票”,醒醒吧!先看看自己是否合格。
- 中投 证券(中投证券 中金证券)
- 龙虎榜日走势:莱特光电连续四天“20cm”涨停,累计涨幅翻倍,但机构持续抛售。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