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可订阅哦!
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欢迎关注数字经济智库
兰斯:“赴美生子”移民变难?自古就没容易过兰斯
资料来源:phoenix.com
微信编辑:周悦
导读: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准备立法堵住“赴美生子”的漏洞,让国内外许多中产家庭丧亲。一些人借机嘲讽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扒皮”美国传统精神。但是我们都知道美国的传统精神来自古典欧洲和启蒙运动。如果我们想弄清楚特朗普是否违反了美国传统,就应该从历史的一堆旧文件中寻找失落的身影。
古代移民容易吗?在希腊教你有多难!
当人们从他们出生的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时,我们不能称他们为移民。比如你家住上海,因为工作或者结婚搬到北京,那么你只是“搬家”;如果你留学,那么你就是“留学”;即使你拿到了所在国的绿卡,只要你的国籍是中国人,那么你只是在外国“生活”而已。只有正式申请了国家的“公民身份”,才能被称为“移民”。
很多愤怒的青年喜欢攻击那些拿到美国绿卡的人。但人家只是拿到了“永久居留权”,还是中国人。
这种复杂的概念划分来自遥远的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希腊不是今天的国家概念,而是一个独立的城邦。所有的城邦都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类分为三类:公民、居民和奴隶。三个阶级的人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只有世代居住在城邦的男人才有资格成为公民。古希腊人认为只有出生在他们城邦的公民士兵才是可靠的,所以在希腊当兵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意味着你对城邦的贡献。
古希腊人没抓丁,当兵本身就是一种身份。
这种“可靠性”是建立在小范围的身份认同上的,所以大多数希腊城邦对公民身份的要求非常严格。今天,如果你去美国,生下后代,你可以作为监护人获得在美国的居留权,然后你就可以慢慢地获得你的公民身份。
但在古希腊,即使出生在城邦,也只能是“居民”,不能享受公民福利,不能投票选举执政官。根据现有资料,非公民成为公民的唯一途径是被城邦所接受。
以最开明、最民主的希腊城邦雅典为例。一个领事娶了一个外国女人,希望他的儿子能成为这个城邦的公民。(注:根据希腊的规定,公民和非公民所生的孩子没有公民权。)于是他召集了一次公民大会,要求所有参加会议的公民投票决定是否授予其子女公民权。最后大家都认可他的执政能力,觉得他在位期间有不错的政绩。出于奖励的目的,他的儿子通过这次投票获得了公民身份。
一般来说,公民大会是希腊的最高权力机构。
另一种方式是当今常见的“政治献金”,但与一些“愤青”想象的不同,政治献金属于国家或政党,而不是政治家的个人财产。一些富有的外国人直接“贿赂”整个城邦,以获得它的认可。有些人甚至买下自己的公民身份,出资建造军舰,捐给自己的城邦,以增加公民大会的认可度。
用今天的话来解读,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希腊城邦的公民,只有你的父亲是那个城邦(国家)的领事(总统),他是公民公认的极受欢迎的人(像肯尼迪或罗斯福那样的国家偶像级别的美国总统);就算想走投资移民这条路,也远比今天难。——毕竟能捐一艘军舰的人至少都是亿万富翁,这是国内稍微有点闲钱又不敢把房产股票当韭菜炒的各国中产阶级望尘莫及的。
如果算上桨奴,一艘战舰的造价堪比一艘轻型航母。
有限开放公民权的古罗马
与老式的希腊人相比,罗马人要真实得多。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逐渐从城邦向领土国家过渡的罗马,仅靠七丘之城的市民和士兵来维持统治,绝对捉襟见肘。然而,罗马人是一个聪明的民族,他们巧妙地将33,354名拉丁公民划分为公民和居民两个阶层。所谓拉丁公民,是指罗马的同盟国和附庸国的公民。由于资源的分配,这些地区保留的自治权并不直接由罗马管辖,但它们的公民只要在罗马居住十年,就可以通过古罗马版的“单独定居制度”自动成为罗马公民。
m/large/pgc-image/r96fi4vddpurm3?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jpg" />罗马元老院一直有“外邦人”的加入
这套思路传承到今天同样适用。美国的那些盟友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地区的公民想要移民美国远比其他国家的公民容易。波多黎各这种独立却又附属于美国的“邦”,虽然不太可能直接加入美国,可它的公民却可以享受和美国公民同等的福利,只不过不能投票。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罗马军队兵源不足的问题,罗马又创建“绿卡兵”制度。
凡事在罗马军队中服役的蛮族人,只要在部队时恪守军纪,那么等他退役时就自动成为罗马公民,还能从罗马政府手中获取一块可以维持生计的土地。可法律条文可以被进步派制定,细节问题同样可以被保守力量左右。当年制定的政策是十五年服役期满后,便获得身份与土地。可你兴冲冲地去移民办要求办理手续时,却发现在你打仗时上去一位保守派的执政官,他下令将服役期限从十五年改到二十年。这个中滋味恐怕只有当年那些“外籍军团”才知道。

外籍军团到今天也是不少国家的依靠,值得一提的是,法国人认为中国外籍兵很适合厨房,希望移民法国的人可以考虑一下
不过相比今天的移民而言,罗马的移民依旧是不幸的。今天,只要和移民地国家的人结婚,取得该国公民权就是时间问题。可在罗马时代,只有男性公民才有资格让自己的“后代”获得公民权,他的配偶一生也能是一名普通自由人。那些想要花钱“假结婚”的人,如果回到罗马时期估计欲哭无泪吧。
启蒙时代的美国更开放
当漫长的中世纪过去,欧罗巴的人民迎来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许多古老的规则从故纸堆中被翻出,结合西方文明当时的状况重新发展。

某种程度来说这股复兴的浪潮直到今天依旧影响着世界
这股东风吹到美国,给这片曾经蛮荒的土地带去勃勃生机。相比古罗马,美国的主体民族更不明确——根据人口统计,德国的移民数量要比英国的更多,但主流的美国人却说着英语。这就不得不佩服美国的同化能力,无论什么族裔,在这里都会被消去标签,最后成为地道的美国人。
这也符合大众印象中的那个“美国”,但这只是美国的一面罢了。在和平年代或许美国确实对所有人都能温情脉脉,但到战争年代对待那些来自“敌国”的“敌侨”,美国人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送入集中营。

许多华裔非常担心如果中美发生战争,自己会不会像当年的德裔、日裔移民那样进集中营
美国人也同样担心那些来自老欧洲的思想,更害怕那些眼红美国科学技术的外国“移民”。1943年,美国战争事务部军事情报部门特种分部的负责人卡特·克拉克上校出于对斯大林的不信任,下令组织一小队人马专门研究苏联的加密外交电报,它本来是为了洞悉苏德之间是否存在秘密的和平谈判,以防止纳粹德国同苏联达成协议后将全部火力集中对付英美。

维诺那计划的女员工正在破译电报
破译工作的第一份成果诞生时已是1946年,二战早已结束。被破译的电文对初衷并无帮助,电报显示,斯大林没有单方面讲和的倾向。然而,它们揭露的内容令美国人大吃一惊——所有电报无一涉及外交事务,全都是不折不扣的间谍情报。第一批破译电文里,有一封1944年自纽约发出,称苏联间谍已成功渗透到美国最绝密的原子弹项目中。
随着维诺那计划破译成果的增加,苏联间谍渗透的严重程度也逐渐浮出水面:不仅有大批原子弹开发资料被拱手送给苏联,帮助他们在1949年就成功爆破原子弹;从枪炮炸弹到喷气式飞机林林总总的常规武器资料也被交给了苏联人。

苏联间谍怀特曾成功阻断美国对国民党的援助,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战场的局势
后来的调查发现,苏联间谍之所以能这么成功地渗透美国,根本原因是美国对外来人员的管理非常松散。这个结果成为麦卡锡主义崛起的重要契机。
那些年,不用说来自苏东国家的移民,连美国本土出生的公民都会被各种盘查:“你是否加入过共产党”“是否是共青团员”“是否出访过苏联”。
至于真正的俄裔移民,我们从各种影视剧中看到的“俄罗斯黑帮”,不难感觉到他们在美国生存有多艰难。从这方面说,今天试图移民美国的人应当感谢冷战的结束,否则移民门槛会比现在还要高很多。
结语
从上述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特朗普并没有给美国传统“扒皮”,他作为一名保守派,如同当年刁难蛮族士兵的古罗马执政官一般,在各种“细节”上下绊子。不过,就和古罗马最终颁布了“安东尼努斯敕令”一样,最终的结果肯定是放开移民,全球化大势所趋并非个人所能阻挡。
此次民主党的不出意外地拿下众议院,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移民之路,都不会给旨在生个“歪果仁”的各位中产读者堵上。


数字经济智库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的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交流、实践交流。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担任名誉院长,知名青年学者黄日涵、储殷等领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

随机文章
热门文章
热评文章
- 漫画:寻找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
- 漫画:寻找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
- 股市微课堂(低吸强势股操作系统)
- 个人思路怎么写(个人感悟和工作思路)
- 阿里某程序员爆p9领导:每天炒股喝茶开会!羡慕嫉妒恨
- 卖房炒股 卖房创业(卖房炒股真实经历)
- 搜于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荐一个网上买球的软件官网(搜于特参股公司)
- 新手怎样炒股入门知识(新手炒股入门知识讲解)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